近日,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决定从2020年起,原有高校自主招生方式不再使用。
从2003年教育部批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22所高校实行自主招生改革试点,到今年“强基计划”的新鲜出炉,高校自主招生政策在试点16年后寿终正寝。
高校自主招生只有试点没有扶正,这是不是意味着这项政策就是失败的,一无事处呢?当然不是,新将实行的“强基计划”实际上就是2.0版的高校自主招生,只不过这个试点方案比以前更科学,也更有导向性。如果没有16年的高校自主招生试点经验和教训,“强基计划”恐怕也是无水之源、无根之木。另一方面,高校自主招生也确实赋予了高校办学和招生的自主权,在一定程度上对现有高校人才选拔方式和机制起到了促进和补充的作用。高校自主招生尝试和探索得来的经验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任何一项制度的设计都有其合理的地方,但弊端也在所难免。高校自主招生的试点同样如此。从一开始的不规范到后期的逐渐规范,从一开始的不透明到后期的逐渐透明,高校通过自主招生也确实找到了一批好学苗,部分有专业特长的学生通过自主招生的渠道实现了大学梦。但在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激烈竞争的现实语境下,高校自主招生指标尽管只占当年招生指标的5%,但这种另辟蹊径却备受争议。从开始的高校完全说了算,到后期的校长推荐、学校推荐,一些暗箱操作、以权谋私的腐败问题,更让公众对高校自主招生的公平公正产生了质疑。高校自主招生不但没有起到选拔优秀人才的目的,而且还阻挡了贫困和农村学生进入名校的渠道,很显然这与当初高校自主招生制度的设计是偏离的。而高校在招生专业的分配上由于涉及面太广,使得高校自主招生失去了其选拔特殊人才、专业人才的目的。
相比于原来的高校自主招生,“强基计划”突出对基础学科、基础专业的自主招生,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导向。因为“强基计划”强化的是基础而并非那些热门专业,也不是如原来高校自主招生撒胡椒面,没有重点。由此带来的变化是,那些以往的艺术特长、体育特长等希望借自主招生通过降分录取考入大学的希望越来越渺茫。
我们同样应该看到,“强基计划”同样属于自主招生模式。而试点学校由于大多属于“双一流”高校,这个计划同样很有吸引力。“强基计划”应该延续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好的经验,但同时应该避免高校自主招生中出现的不规范不透明以及腐败等问题,真正让更多的学生投身基础学科,提升我国的基础学科研究水平和实力。
标签: 强基计划招生